明哥號召成立大愛同盟。郭啟華邀請我參與製作大愛同盟的第一本書! 因爲今年一月份他們發起的「一人一相: 撐同志、反歧視 行動」反應良好,同盟希望能藉此書再次引起社會討論,推動同志平權運動繼續向前。
不動聲色,沒有想法,電話來摧,一坐下來,寫了下述。郭啟華説: “Your article has healing effects on me…”, I am glad it does. Enjoy!
![]()
《大愛同誌》一書由大愛同盟策劃,聯同多位知名作家及插畫家獻稿撰文,包括林夕、周耀輝、鄧小宇、蔡康永、陳雪、小克、黎達達榮等等,還有其他宗教界同志友善代表撰文,平機會主席周一嶽先生的訪談,並透過人物專訪,展現不同階層性小眾的生活面貌。大愛同盟亦邀得知名攝影師余靜萍及夏永康,以及藝人劉若英、魏如萱、吳嘉龍和湯駿業,為書中的同志小說拍攝劇照。各方一起以文字和行動,與大家分享他們對多元同志文化以及平權運動的所思所想。
大愛來自大我,小愛來自小我;大我、小我、大愛、小愛,都住在同一條「我」村。
當大我做村長,大愛做理事的日子,「我」村風平浪靜,陽光普照,生氣勃勃。大愛與大我氣場大,光度高,包容一切,即使有矛盾,也轉瞬化於無形,大事化小,小事化無。即使村民之間起了紛爭,大我使一個眼神,大愛發揮能量,一切化解於無形,只見黃金塵粒在空中飛揚,大家又繼續過好日子。不過由於「我」村仍然坐落地球這個二元能量場,所以還沒有達到一體的頻率,因此有大就自然有小,當小我和小愛上場當村長和理事,「我」村就變得很不一樣。
小我的特點,出發點本是保護村民保護「我」村,可是他有很多個性。
個性一,愛分割。你是你,我是我,他是他,我的是我的,我的不是你的,我的不是他的,但你的和他的最好成為我的。
個性二,愛比較。小我相信很多好的東西,例如努力就會成功、出名令人快樂、漂亮就有人愛、聰明伶俐自然受人讚賞…,他很努力去做,每當他做到了,就愛跟別人比較,別人比他好,心裡久久不能平靜,會開始敵視和妒忌比他做得好的人;別人做得比他差,他又即下判斷,藐視所謂比他不夠好的。他也不明白自己為甚麼有這樣的感覺,在他眼中,他認為自己對「我」村盡忠職守,他不明白「我」村為甚麼有時候會感到忐忑不安,深深不憤,甚至失眠痛苦。
個性三,愛注目。小我認為自己的存在價值,存在於別人眼裡,也就是說他知道自己小,光度小,所以想盡辦法,在別人身上拿光,引人注意,所以做很多事來招人注目,越多人注意他,就以為自己越得到多愛。「小愛也是愛」,他這樣自我安慰,也不真是安慰,他真心相信。
個性四。愛條件。小愛,也愛得激烈,也愛得清醒,不變的是,愛得有條件,因爲他以自我爲中心,只會愛上跟自己接近、順著他意的人,即使是自己的孩子,聽話就愛,不聽話就不愛,他的愛處處有條件,處處設防,每當小我小愛成為「我」村的村長和理事,「我」村經常感到惶惶不可終日,無事找事忙,忙是每個人每個村民必定要忙的事,如果告訴別人不忙很優閒,就像一個很沒用的村民,所以沒事做就要找事,沒事忙就要找事來忙,小事化大,大事變火,燃引爆炸,這樣吵吵鬧鬧,互相指責,永無寧日。
有人懷念大愛理事的日子,但也有人喜歡小愛唯恐天下不亂的熱鬧。大愛理事自然愛護小愛小我的利益,但小我當道,卻會排斥大愛的價值。大愛與大我本來默不作聲,默默在村裡為村民服務,但漸漸村民被小愛和小我教導得尖酸刻薄,狂躁易怒,大愛怕事情一發不可收拾,於是跑去「你」村和「他」村找他們的大我商量,最後結果是打算結盟,成為大愛同盟,目的是匡扶一切被小我壓榨、欺凌的對象,平反上天的大愛之光,照遍村裡幽暗的角落;小我聞風,氣炸了肺,自己也來一個甚麼愛村聯盟,因為怕被人排斥,所以要先發制人,先排斥他人,在村裡散播謠言,混淆村民視聽,不知聽誰說的好。
但「我」「你」「他」村再大也不及天大地大,天地有正氣,正氣買大開大,送暖發光,大愛聯盟後能夠互相助升,將互相的頻率調高至更高的喜樂與一體。小我望塵莫及,唯有dum地,但天上是天上,人間是人間,天上才一刻,世上已千年。耶穌普照大愛是二千多年前,但脫離3D線性時間與空間的限制,J的愛一直與你我他同在。大我與小我共存多個世紀,但在天上看來只是彈指間的事,所以上天並不心急。因為小我要進化成大我、小愛要發展成長成大愛的確需要時間、修練、治癒與挑戰。上天很清晰:「總有這麼一天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