達明一派演唱會,在入口遇上剛從上海回來抵埗看騷的朋友,朋友說:「十年沒來紅館!」坐在紅館,先響起的是Japan的 ‘Canton’,放眼一看我問仲有幾多人會知Japan的 ‘Canton’,真是非常達明;不禁感到人面依舊,感覺全非。從前聽演唱會是甚麼都不帶,入場就是要跟音樂融爲一體,狂跳或跟著唱,跟現場和音樂發生關係,今日看演唱會,人人拿著手機拍攝,否則好像沒有來過,一切要有相或video為證。

達明與我

兩個「月亮」

巨型卡式機

溜冰滚軸

基爵表演

上一次達明復合片段
「這演唱會是關於香港的」,明哥説;旋律依舊,節奏編排更新了,video projection跟歌詞和表演秒秒互動 ,叫我想起Madonna演唱會和進念方程式,既是演出者和觀衆反應外的第三層内容,同時有它的獨立和完整性,精彩地博奕。香港已不是我們聽達明一派年代時候的香港,「恐怕這個璀璨都市光-輝-到-此!」,叫人感懷。然後在《你還愛我嗎》,將一眾人對香港的感受放得大大的,看到邁克的「我不再喜歡香港,因為她已變了一個中國二線城市」,心裡「當」了一下。
其他七、八十年代的藝人出來開騷,不分中外,大多是懷舊。達明一派能夠舊瓶新酒,套入今日香港的另一種情懷,大大隻字打出香港和中國的移民數據,曾灶財的墨寶疊著我們的感覺,誰誰誰是同志,一切盡在不言中,我拍的最後一張照片,就是五十年不變的倒數時鐘停下來的一刻。
在後台見到很多老朋友,都是我做了媽媽之後很少機會見到,例如服裝指導Tomas Chan,人人都說他做達明寧舍偏心,因為寧舍靚,這晚的舞台服裝不單達與明靚,其他樂隊成員都非常養眼,我特別喜歡那兩套Comme Des Garcons 2012秋冬「啟發」的西裝,靚過CDG。我也喜歡舞台設計,以四場演唱會來說,這個舞台不能太貴,但每一樣機動,加上精工的燈光設計,簡約中爆發繽紛,舞台設計師應記一功,簡單的鐵架和預先製作的video,變出甚多花款,由兩個月亮變了一隻巨型卡式機,屬於事半功倍的極品,而特地為演唱會飛回來的吹管演奏家郭雅志整晚表現出色,替香港的聽眾帶來了不少新的樂器,跳出港式演唱會框框。
我一路看一路想,這樣的一個演唱會帶到國內巡迴演出,到底要作出多少改動,劉以達還可不可以大聲用廣東話唱鄧-小-平!然後令我明白,我看達明演唱會一點也不懷舊,卻叫我感到香港特色、香港獨有,我知明哥在國內很多fans,他們也許貪他靚仔,愛他的音樂,但感受跟在Canto Pop巔峰期成長的我們是兩回事罷。演唱會和他們的舊歌叫我珍惜作為香港人的種種,不用嗟嘆香港死咗未,即使她已淪為二線城市,不等於我要做二等公民,我們仍然可以對自己有著一線的要求,而不是卑躬屈膝的自困在二、三線的局限。
這個晚上,達明令我有這樣的感應:是否商業化、阿爺是否啱聽、市場是否受落,都不應成為我們停止表達自己所思所想的前設,香港淪為二線,不是因為她的基建落後,而是因為她的人民質素已不是一線的或國際級,我們無法改變其他人,但是我們可以令自己不淪為二三線囉!而且我不同意香港已變成中國二線城市,八、九十年代香港是國際都會,回歸後自稱亞洲國際城市,現在再跌,邁向成爲一個mere中國城市,「邁向」是現在進行式,仍未完成,仲可以變!
觀眾都不年輕了,事實達明二人亦年近半百,但正如Madonna拒絕被年齡定案,我們也不應用年齡去界定任何人,cool的人若不變節,老了一樣繼續cool,edgy的繼續edgy,跟幾多歳無直接關係,我不禁想Where is David Sylvian? What is he doing now?
後台很熱鬧,明哥擁著林夕和我叫拍照,黃毓民大叫:「Good Show!」我特地向郭啟華查詢舞台設計和video artists,好表揚一下,回覆如下:舞台設計——周貞,video artists——區雪兒、Don’t believe in style、Design Outhere、Parabucks、 Yamanyamo——good job everyone!

我特別喜歡的兩套西裝

N部相機,焦點不一
「我們可以令自己不淪為二三線囉!」- 對!應當如此!先做好自己,不要整日怨天怨地,賴三賴四呀!
Hi Winifred! Pls ask Minggor to come to Singapore! 🙂
Hi, maybe you are late. Ultravox, Fine Young Cannibals…. are also broadcasted.
Yes. Agreed with Hui Sian. We want Tat Min in SG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