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喜歡看頒獎典禮,由小時候的香港金唱片頒獎典禮,或早期的香港電影金像獎,到外國的歐西流行音樂節,甚至選美,都是小時候最期待的重頭戲,可能這是competition in its best form,輸贏固然肉緊,但大大小小的獎座是honouring,有很多光從那個小小的螢幕發放開來,無論是參與的人,他們說的話,或他們的衣著談吐,諸如此類。
能叫我追蹤這麼多年的還是奧斯卡,像金球獎或BAFTA,往往是過後有空才在網上追看,唯獨奧斯卡我要real time看,它不是每一屆都好看,但大部分時間它都是最權威的。去年的得獎名單及各個入圍人選都略為星光暗淡,今年一個V形反彈,大部分的入圍名單實力雄厚,我最喜歡整晚的驚喜就是李安二度獲得最佳導演,再一次顯示李安的獨特──包括他的選材和他的耿直,文質彬彬的他其實有不少菱角,好好先生其實不好欺負,亦不打算好識做,說話直接,容易打動人也容易得罪人,李安自稱已經學了教訓,因為上次得獎忘記多謝某些人,又因拿不到最佳電影而絮絮不休,但在學乖之中,仍不忘一句「我一定要這樣做!」(交差),可見他秉性耿直。
之前舉行過的頒獎禮大部分都將最佳導演給予《Argo》的Ben Affleck,《Argo》和《Life of Pi》都好看,但前者更像最佳電影,後者更值得最佳導演,這是我覺得奧斯卡比金球獎和BAFTA更明察秋毫的地方。我支持的sure win還有Adele 的Skyfall,真是一首打動人心的電影主題曲--通常電影主題曲都較為沉悶,或純粹為得獎而得獎,Adele風格有著小女孩及matron媽的霸氣,她在金球獎和奧斯卡的表現都益發令我發現她的率性可愛,當然,才華洋溢啦。是晚Fab Four是 Adele唱Skyfall, Shirley Bassey唱Gold Finger, 芭芭拉史翠珊唱The Way We Were和Jennifer Hudson 重演And I am Telling you I’m Not Going。
另一個亮點是短片環節的得獎導演,在台上多謝他英俊非常的父親的時候,大家應該都可能在電視旁讚嘆這個導演恁地靚仔!
讀者留言問我回否品評紅地顫衣著,但近年的紅地顫真是悶出鳥來,贊助有時越幫越忙,Valentino紅裙撞到七彩,不提也罷,惟一叫我眼前一亮是Naomi Watts 的Armani Prive膊位好靚,坐著鏡頭前很搶;影后Jennifer Lawrence 的Dior很得體,但不是未見過的設計,多得裙子的傘蓬,摔交也不出醜,今屆男人好看,雖然都是黑色禮服但各有性格,我拿著Gucci的贊助名單,就看到男人裝身看似簡單(如果你是George Clooney的確可以年年穿同一套Armani Tux而無人理)但如何不似制服又能表達自己性格,其實都花很多心思和時間,上台是見人而不是見衫,但動畫《Brave》導演Mark Andrews以蘇格蘭裙上台則又見衫又見人。

The Embarrasing red dresses

THE GUCCI CLAN ( MEN)

They were in LANVIN

The Winners ( DDL still tops them all)

Marc Andrews is BRAVE indeed

It's fine

Yawn....
Diane Kruger in Giambattista Valli, fashionable!
Beautiful Naomi Watts

The Sovereign demo
看這類頒獎典禮,年紀越大越不看衣著髮型,把它錄下來,就是要記下這些明星的言行舉止風度,Anne Hathaway演技無論多出色,衣著多亮麗,但她一開口以真身說話致謝詞,就露出底子,不果她還有真誠,吸血女Kristen Stewart 則甚麼都沒有;Ben Affleck真情流露,對比George Clooney淡定滋油,米雪奧巴馬及若干幕後得獎猛人都口齒伶俐及大方得體,最好看是Daniel Day Lewis,明明感動到雙眼都紅了,55歲的男人大丈夫在億計觀眾面前幾乎要哭,竟然還能用優雅的英語開玩笑,多謝應該要多謝的人,用字譴詞教人知道修養/學養是沒有得贊助的,甚麼是sovereign being? When you can hold your own truth no matter what,就自然予人kingly或queenly或knightly的感覺,當然談吐優雅是要讀下書的;三度影后的梅麗史翠普頒獎給首個三度贏得影帝的Daniel,是美麗的synchronicity。梅麗史翠普跟他就是兩個sovereign beings 跟全世界示範做人的境界:有分量、有才華、有感情,感恩、謙厚、發光。
今屆換上新主持Seth Macfarlen,雖然有點兒不夠大體,卻勝在有新意和好玩,尤其是最後向所謂落敗者的致敬,我覺得這一類的頒獎典禮的主調應該是關於honouring;早兩天上一個工作坊,提醒了我,不用等到頒獎禮才honour自己或同業,honour自己的真和身邊的人的善意、愛或出眾或純粹的做回他們的真我,是任何時刻都可以做的,而且是一個我們可以自由作出的決定,不用別人投票才進行!多多益善,少少無拘啊。
叫我一點唏噓是《Chicago》的四位主角,在《The Graham Norton Show》最新一集,Richard Gere預告他將會在奧斯卡跟《Chicago》的其他主角前往頒獎,頗值得期待;歲月催人,但Cathine Zeta Jones整容整得面皮繃緊,連跳舞的動作也僵硬了,Renee眼皮垂下到幾乎看不到眼白,主要是因為演Bridget Jones兩度暴肥暴瘦,令到皮膚鬆弛眼角下垂,反觀Richard Gere和Queen Latifah,一個越見優雅,一個越見精神奕奕,都是氣場澎湃的例子。
現場表演大部分都有A,《孤星淚》的卡士有A+,今年主題是音樂電影,我是Musical Film的擁躉,不知不覺《Chicago》已經10年,我久不久就會拿來看一次,演員或許老去,但角色光芒長存,司儀一句:「誰還記得甚麼電影敗在《芝加哥》手下?」真是發人深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