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上海看Miu Miu在中國的第一場時裝表演,雖然行色匆匆,但得著不少,在機場Page One就買了《The presentation Secrets of Steve Jobs》上機,同一作者其實有另一本更新的,但好像是這暢銷書的續貂,其實兩本書明顯是靠Steve Jobs兩個字發財,但是作者文筆不錯,在飛機上閱讀最適合。七成知道他要說甚麼,然而這亦是我第一次帶Blackberry的新Playbook出門,感覺是比iPad更爽,因為它直接支援HTML 5和Flash,所以在候機室一邊讀書,一邊在YouTube上看Steve Jobs的演說,也是一種多媒體對照學習,而且我很高興得到限量版的蛇皮Playbook外套,像個clutch,同本書一樣大,好有型;雖然已很熟悉Steve Jobs的故事,但他2005年在史丹福的演說,最後仍叫我感動流淚。
到埗後在Park Hyatt check in的時候,工作人員才在打造catwalk,24小時由零到美侖美奐。時裝表演很特別,因為2011秋冬季的Miu Miu是以四十年代的glamour為靈感,那些荷里活和百老匯的Supper Club,即一邊吃晚飯一邊看表演,如果你看Bette Davis和三四十年代黑白電影就會經常見到這些場面。他們將Park Hyatt三層樓轉化成吃飯的Supper Club,模特兒穿梭三層樓,讓一邊吃飯的賓客一邊欣賞時裝表演,場內布置亦以百老匯的七彩霓虹燈為主題。吃完飯後有Cabaret的表演,有樂隊、魔術、換衫快、和雜技表演,真像時光倒流,回到那個穿戴華麗去吃飯看表演的年代。
這幾年很多時都被品牌邀請前往看騷,大品牌做事氣派十足;雖然我很怕短時間搭飛機往來,因為輻射對身體真的不好,但這些活動往往給我帶來一個女性最嚮往的經驗――being pampered――在電影/電視中經常出現的情節: 男人送上昂貴的衣飾,放在床頭,女人打開,驚喜萬分,就是自己最喜歡的珠寶或者裙子――我幸運或不幸,從來沒有男朋友能夠一買就能買中我喜歡的衣飾或首飾,所以錯過一或兩次之後,他們索性叫我自己去挑選他們埋單。離了婚之後,這個角色竟然由各大品牌擔任起來! 熟悉我的個性的,往往能挑出最適合我或知道我會喜歡的東西來放在房間,每次出差到埗,打開那個大禮盒,穿上華麗的衣服,一個人無論如何辛勞,被這樣照顧了,也是一種被賞識,而且不用出賣甚麼,不用討好誰,just being me is enough,what a superb feeling!!!今次在上海也是這種女皇的感覺,裙子一穿上,大膊頭、大露背、修腰,還未踏上高跟鞋,已經覺得自己像Joan Crawford般神氣,再踏上高跟鞋,卻又有了現代感覺,連忙把頭髮束起,劃上紅嘴唇粗眼線,將歷年來看荷里活黑白片的經驗,在偌大的洗手間鏡子中,在化妝掃尖慢慢發揮。

Make up

Hair

Shoe & Bag

Ready to go
在photo wall遇上不少名人朋友,大家一起搭電梯,他們都帶了化妝師、髮型師、經理人,這些時刻真正覺得自己getting the best of both worlds,我是喜歡獨來獨往的人,entourage不適合我,不是人人都認識我但照樣享受浮華世界的最好。身在異地,也沒有相熟的髮型師和化妝師,自己動手雖然效果未必及上專業人士,但是化妝整頭也是樂趣。其實九十年代以前的人,很多都是自己動手化妝整頭,前夫說鄧麗君拍唱片封套是自己化妝和弄頭髮,我認識的張曼玉、林憶蓮和卓韻芝更是自己親手化妝靚過化妝師。雖然要攜帶弄頭髮的專業風筒、diffuser、tongs和各式各樣的化妝品是甚為麻煩,但髮型師、化妝師圍在身邊,實在太像工作了,自己弄反而有點貪玩扮靚的心情。吃飯的時候,身旁是Prada的高層Stefano,而CEO Sebastian坐在鄰桌,經常過來講笑話,同桌的還有郭晶晶,和張柏芝,整晚她們變了人肉布景板,不少賓客拉著她們拍照,再一次覺得真是賺了,品牌對我好是因為我有某程度的知名度,但是某程度就剛剛好,太多就很勞贅,要當人肉布景板就不合我的性格,所以看完騷回到房間,第一件事就是感恩、感恩、感恩!

Card tricks
在出席活動前,到法租界跟朋友吃午飯,又探了住在那一帶的朋友,去外灘看了新的Waterhouse酒店(詳情請看新假期的專欄),也到Ferguson Lane看了點點展覽,華衣美食、新事物、老朋友都有了,即使天氣再壞,仍然十分高興。
I really love this MIU MIU season,回來後第一時間去試我的favourite piece-橙桃色繡花裙,也是Kate Moss在UK Vogue封面穿的同一條, 但意大利40碼好像大了一點,還在考慮>

doing TV shoot in another MIU MIU dress

My favourite piece